樂獄 Bad Boys Symphony.jpg

我們只是想要出去


如果處處都是標籤,那又該怎麼撕呢?

 

誰是壞孩子

由林哲熹、紀言愷(JR)、范少勳等主演的《樂獄》,改編自桃園少輔院管樂團音樂比賽的真人真事,以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,那壞孩子為什麼不能學音樂為核心,演出打破思維、翻轉印象、撕下標籤的勵志電影。

劇情主要描述少年輔育院一班看似性格頑劣,卻各有故事的孩子,在新來的院長決定試辦合唱團的嘗試下,如何透過音樂的學習過程,再次學會團體合作、調適情緒與重拾信心,改善自以為是、感情用事和自我放逐的負面個性。

連凱.jpg

 

能逃哪去

故事以一場越獄呼應樂獄的開端,帶出獄中兄弟的義氣情感、管理人員的仇視厭惡以及對世俗枷鎖掙脫的渴望,但不成熟的行徑只加深了院中的衝突,更嚴厲的控制與派系間的對壘,讓打架總成為戲中的家常便飯。

儘管是教人撕下標籤的電影,可惜開場藉由污名化獄中教育和管理制度的荒腔走板,激起仇恨對立作為故事的張力,先不說與事實的相去甚遠,這樣的編排或許就是刻板印象的最佳表現,選擇放下成見恐怕獄裡獄外都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林哲熹.jpg

 

來學音樂吧

音樂老師來到少輔院的目的,難道不是為了追求教化受刑人的美名嗎?沒錯,《樂獄》安排了許多自帶歧視、妄加揣測的想法,在先入為主的意見下產生敵意,哪怕以不得不讓人低頭的條件為誘因,但骨子裡的不屑卻沒有因此減少一分。

不過這還是一部春風化雨的電影,溫柔的教導逐漸打開偽裝的內心,訓練的過程逐步加深相處的感情,雖然比賽的結果呈現出內心的失落與怎會如此的不甘,但已成功牽動了情感,原來迷惘的少年只是孤單,需要一些理解與關懷。而劇情也在此時帶出角色背後的故事,看見其實他們不壞,為何卻得遭受這世界排擠的對待。

紀言愷(JR).jpg

 

兄弟與面具

最衝動的個性,也有著最激不得的性情。當來自四面八方皆不被看好的壓力,與內鬼暗中破壞的動作,女老師與男學生的化學反應,反倒逼出眾志成城的決心,與一點點幽默的曖昧情,或許兄弟不是一起進來至少要一起出去的義氣,征服古典音樂高高在上的傲氣,只要用心,音樂從來就不分高低。

而電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在兩次舞台上截然不同的面貌,第一次被迫戴著面具上台,看似名為保護實則告訴大家我們不一樣的卑微;第二次的真面目,卻是已能抬頭挺胸向世界宣告自己的回歸,就算再有閒言閒語,將用行動來證明新生後的洗心革面,也是我們不一樣的驕傲表現。

歐陽倫.jpg

 

整體而言,樂獄雖然有著不錯的題材,但個性轉變的過程高高舉起輕輕放下,反而過多的打架畫面喧賓奪主,太刻意賣弄身材與插入的愛情都令人出戲,雖可理解劇情想要凝聚情感,找回面對挑戰的勇氣,如此尷尬的轉折就會心一笑,輕鬆看待了。


電影說輸人粉絲團  |  電影說輸人 IG


arrow
arrow

    錦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